亚洲足球联合会(AFC)于今日正式公布了2026-2027赛季亚洲冠军联赛(亚冠)的名额分配方案,中国足协在此次分配中获得“1+1+1”个名额,即一个直接晋级小组赛的正赛席位、一个附加赛席位以及一个新增的二级赛事(亚冠2)的参赛资格,这一决定基于AFC最新技术积分排名和俱乐部表现评估,标志着亚洲顶级俱乐部赛事扩军后的首次名额调整,也折射出中国足球在亚洲层面的竞争态势与挑战。
AFC于2023年宣布对亚冠联赛进行重大改革,从2024-2025赛季起,赛事将分为两个层级:顶级赛事“亚冠精英联赛”(ACL Elite)和二级赛事“亚冠2”(ACL 2),同时参赛队伍数量从32支扩至40支,名额分配依据各会员协会的“AFC技术积分”排名,该积分综合评估国家队和俱乐部在过去八年的表现,包括世界杯预选赛、亚洲杯以及亚冠成绩,此次26-27赛季的名额是基于2023-2024赛季结束后的最新积分计算而来,中国足协在亚洲排名中位列第七,因此获得“1+1+1”的分配方案。
具体而言,“1+1+1”意味着:
此次分配反映了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当前地位:虽保持竞争力,但相比日本、韩国等传统强队(分获“3+1”“3+1”名额)仍有差距,AFC技术积分显示,中国足协因国家队成绩波动和俱乐部近年亚冠表现不佳(如2023-2024赛季中超球队均未进入淘汰赛阶段),排名从巅峰期的亚洲前列滑落至中游。
“1+1+1”名额对中国足协而言是一把双刃剑,它提供了更多参与国际赛事的机会,有助于俱乐部积累经验、提升曝光度,并刺激国内联赛竞争,亚冠2的引入尤其利好中超中上游球队,如北京国安、山东泰山等传统劲旅,可通过二级赛事重建亚洲影响力,附加赛席位为球队提供了“第二条路”,若发挥出色,仍可晋级顶级赛事。
这一分配也凸显了中国足球的困境,近年来,中超受财务危机、外援流失和青训断层影响,俱乐部在亚冠竞争力下降,2023-2024赛季,中超球队在小组赛阶段仅取得2胜4平8负的战绩,技术积分被泰国、越南等协会反超,名额减少可能导致联赛吸引力下降,进一步影响商业投资和球迷热情,中国足协需直面问题,通过改革联赛体系、加强青训和优化外援政策来重振旗鼓。
名额分配方案揭示了亚洲足坛的权力转移,日本足协以最高技术积分获“3+1”名额(3个直接晋级+1个附加赛),彰显其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双重优势;韩国足协同样获“3+1”,延续了东亚强队的传统,沙特阿拉伯因巨额投资足球(如引进C罗等巨星),排名跃升至亚洲第二,获“3+1”名额,成为西亚代表。
东南亚协会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,泰国足协凭借俱乐部在2023-2024亚冠的出色表现(如武里南联晋级淘汰赛),技术积分飙升,获“1+2”名额,首次在名额上与中国持平,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协会也分获更多席位,反映亚洲足球多极化趋势,AFC此举旨在促进区域平衡,但也可能加剧精英俱乐部与中小协会的竞争差距。
针对名额分配,中国足协已表示将制定战略提升竞争力,足协主席宋凯在公告中强调:“我们将优化联赛赛程,确保俱乐部有充足时间备战亚冠,同时加强青年球员培养,利用二级赛事锻炼队伍。” 业内专家建议,中超需借鉴日本J联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避免盲目烧钱,注重本土球员成长。
对于俱乐部而言,2026-2027赛季将是考验,直接晋级名额意味着联赛冠军争夺将更激烈,而附加赛和亚冠2席位要求球队在多线作战中平衡阵容深度,历史表明,中国球队在附加赛成功率较高(如上海海港2022赛季通过附加赛晋级),但二级赛事的新环境可能带来未知挑战。
从长远看,中国足球的亚冠名额能否增加取决于未来两年的表现,2025年亚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成绩将影响技术积分,若国家队和俱乐部双线发力,排名有望回升,AFC名额分配动态调整机制为中国足协提供了反弹机会,但需系统性的改革而非短视行为。
亚冠26-27赛季名额分配是亚洲足球新时代的启幕,中国足协的“1+1+1”席位既是对当前实力的客观反映,也是未来进步的起点,在亚洲足坛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中国足球需以务实态度迎接挑战,通过夯实联赛基础、提升国际竞争力,重新争夺亚洲顶级舞台的中心位置,球迷与业界将密切关注中超球队的应对,期待绿茵场上的突破能带动整体复苏。